1.健康人格标准主要有以下体现:
1.1.正确的自我意识
大学生应该能够正确、客观地认识自己,较全面地分析评价自己的优缺点,接纳自己,对自己有合理的期望值,为自己确定合适的发展方向,善于改进自己、完善自己。
缺乏正确自我意识的人表现为:自我冲突、自我矛盾,或者自视清高、妄自尊大,或者自轻自贱、妄自菲薄,从而放弃一切可以努力的机遇。
1.2.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
大学生应该能够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,经常保持愉快、满足、达观、开朗的情绪,能够面对挫折和不幸。在不同的场合说适当的话、做适当的事,尽力避免给别人造成伤害。
1.3.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
大学生应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,其思想和行为应跟上时代的发展。应自觉遵守校纪校规、社会公德和行为规范。当自己的愿望和社会需要发生矛盾时,能够进行自我调节,以求与社会协调一致。要爱护集体,关心社会,热爱祖国。
1.4.和谐的人际关系
人际关系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人格健康程度,具有健康人格的大学生应当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,诚恳、热情地对待他人,尊敬、信任他人。
1.5.乐于求知创新
乐于求知创新是大学生健康人格的一个重要内容。21世纪需要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,大学生既应具有渊博的知识,又应有较强的创新能力,使自己符合时代的要求。
2.培养和塑造健康的人格
2.1.培养健康的自我意识
2.1.1.培养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。
能够正确认识自己,就是要全面分析自己的优点和缺点,认识到“尺有所短,寸有所长”。首先,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,塑造良好的性格。性格和人格并不是一个概念,性格包含在人格的概念中,它是人格的核心内容。因此,良好的性格可以增加人们的成功系数。其次,认清自己的气质类型,充分发扬气质的积极面,扩展成功的机遇。
2.1.2.培养获取积极自我体验的能力。
积极的自我体验即真善美的体验。真的体验,即成功的体验。在学习和工作中,积极进取,就可以获得成功的体验,成功的体验不仅可以使我们情绪快乐,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树立自信心,加快成功的步伐。善的体验,即道德的体验。关爱他人、关心集体、关注社会,培养正义感和同情心,有利于社会的发展。美的体验。美的体验可以促使人们对生活的热爱、对生命的珍惜、对祖国的钟情和对人类的奉献。它能催人奋起,催人向上,使之热爱生活,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。
2.1.3.培养自我实现的调控能力。
自我控制不仅是个体所具备的基本人格特征,而且也是成功人格特质之一。要使自我设计顺利完成,大学生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:
给自己设立一个适当的理想奋斗目标。在设立目标时,要注意正视自我,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理想目标。如果目标过高,难以实现,就会使人产生挫折感,在心理上产生消极影响;目标过低,会使人错过许多发展的机会,无法实现自我发展。
适时调整自己的目标。要经常反省自己,在反省过程中肯定自己的优点,发现、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。当目标和实际情况发生冲突时,要自我调节。调节不健康的心理状态,对不符合要求的情绪和冲动进行自觉的控制,保持心理健康,实现自我完善。我国大学生中,由于情绪失控而自杀或对别人进行暴力攻击的现象时有发生,因此加强情绪的自我控制十分重要。
2.1.4.学会自我激励。
在生活中,有没有激励,人的前进的动力是不一样的。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的研究表明,一个没有受到激励的人,只能发挥其能力的20—30%;而当他受到激励时,其能力可以发挥80—90%,相当于前者的3—4倍。别人的激励会使你充满信心,自我激励会带给你无穷的力量。
2.2.培养愉快的心境
心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体验的一种微弱的、持久的、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。心境有愉快的或忧愁的、悲伤的、怨恨的。良好的、愉快的心境可以使人和颜悦色,做起事来轻松愉快,为别人帮忙也很爽快;不好的心境使人脸色难看,对人态度生硬,做事也往往不能获得积极的结果。因此,保持乐观、愉快的心境,对学习、工作、人际交往都十分重要。大学生保持愉快的心境可以采取以下措施:
2.2.1.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、工作和社会生活、人际交往活动中。
当人们通过自身的努力,在学习、生活、工作以及交往活动中有所发现、创造、收获和奉献时,会体验到成功的快乐,保持愉快的心境。再如,关注我们周围美好的人和事物,领会生活的真谛和乐趣,也可使自己保持乐观快乐的心境。
学习、掌握丰富的知识。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也是优化人格整合的过程。“文化的最后成果是人格。”丰富的知识使人自信、坚强、明智,无知则容易使人自卑、粗鲁等。所以,大学生应拥有丰富的知识。
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。大学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,除学习之外,还有各种各样的活动,如体育、音乐、绘画、社团、写作、座谈会等。有益的活动可以使大学生不断获得新知识,丰富生活内容,开阔思路,并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,体验到满足感和充实感,预防因无所事事而产生空虚、孤独的消极体验。
2.2.2.保持必要的社会交往和情感交流。
这是维持一个人心境平衡的重要条件。找出充分表达自己情绪的方法,创设适于渲泄自己情绪的氛围、环境、条件,这都有助于基本情绪的稳定和健康发展。
2.2.3.学会调节消极的心境。
调节心境的方法主要是运用自我意识的力量,对消极的情绪进行认知疏导、情感转化和
意志控制。
正视消极情绪,认识到消极情绪的产生是正常的、不可避免的,这有助于情绪的平衡。
对引起消极情绪的事物进行积极评价。用辩证分析的方法对待消极情绪,认识到消极情绪并非由事物本身引起,而是由人对事物的评价引起,以此使消极情绪得到化解。
当心境不好时,主动创设情绪,调节心境。如旅游观光和欣赏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,可以使人心胸豁达,忘却个人得失。
采取营养调节法。即调节饮食,形成合理的饮食习惯。有研究表明,一些心理不适现象跟体内的营养失衡有密切关联。如体内没有足量的钙质、B族维生素,人会感觉疲劳、焦躁和不安等。营养均衡可以减轻焦虑感、沮丧感、头痛、心绪不宁、疲劳以及失眠症状。
2.3.培养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
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提高和完善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能力。置身于良好的人际关系中,人们可以感到自己为他人所接受、承认,从而认识到自己对他人以及社会的价值,提高自信心。同时,通过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,使自我评价更为全面、客观。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。